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當前,以技術創新為重要驅動的產業轉型升級正在不斷加大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擁有一支適應先進生產技術的人才隊伍已經成為贏得國際產業競爭,實現國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職業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類型,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助推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重要渠道。四川省作為勞動力資源大省,隨著國家制造業發展中心逐步西移,深入調查研究其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和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從“供給—需求”視角出發,對比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需求特征和職業教育人才供給面臨的現實困境,從提高二者匹配度的角度提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徑,為進一步深化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推動產業工人技能提升提供參考。
四川省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基本情況
“十三五”時期,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20年,根據“十三五”末期的實際統計數據,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371萬人,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比例為13:40:47,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211萬人,對比“十三五”規劃目標超額完成了人才建設任務?!笆奈濉币詠?,全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截至2022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1077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32萬人,均比“十三五”期末有較大幅度增長。
近年來,四川省政府持續出臺相關文件,不斷建立健全財政資金保障機制,省總工會通過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設置專項資金組織實施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在產業工人技能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相較于構建技能型社會的要求仍有差距。面對當前產業工人“人機協同”技能提升新趨勢、體系化適應性能力提升新要求、培育動態化全面化周期變長的新特點,職業教育作為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給方”,需進一步深化改革。
四川省職業教育人才供給面臨的現實困境
職業教育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承擔著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重要使命。但當前我國普遍存在職業教育發展滯后于產業發展的問題,職業教育人才供給無法滿足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需求。
大而不強: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但仍無法滿足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需要。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產業技能人才供給不足。一是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面向三大產業就業人數結構不平衡。根據教育部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四川省高等職業院校數量位居西部第一,高職院校畢業生達23.33萬人,近5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畢業生面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就業比例分別為3.35%、22.78%、73.87%,分別占到全省三大產業就業人數0.0342%、3.15%、5.38%。由此可見,高職院校作為全省新增就業人口和技術技能人才供給的主陣地,其辦學規模與四川省產業工人隊伍需求量尤其是第一二產業高素質技能人才需求量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內涵式發展明顯不足。根據《2023年四川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布點數對應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例分別為2.3:25.2:72.5,專業布局與產業結構的匹配度不斷提高,但同時從專業布點數在三大產業的比例懸殊可以看出當前我省職業教育培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結構不平衡,呈現出第三產業遠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三是課程建設是短板。課程建設作為專業發展的重中之重,2022年四川省高職院校開設的教學計劃內課程為5.89萬門,但是國家級、省級、校級在線精品課程分別為46、374、3065門,三類在線精品課程接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數分別為3、17、183門。由此看出,多數職業院校在課程建設上仍然呈現出重規模輕內涵的情況,這是導致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
合而不力:產教融合“融而不真”導致高素質技能人才供給質量不高。近些年國家、省、市都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動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調研發現不少職業院校產教融合仍存在“合而不力”“融而不真”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一是職業院校對產教融合重視程度不一導致校企合作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二是由于制度、利益分配等原因導致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意愿不強。三是升學導向的社會文化讓職業院?!叭ゼ寄芑眴栴}突出,過于關注升學必然會出現學生不愿意參加校企合作實踐,企業也難以招到想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出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錯位。
通而不暢:職教本科院校少導致高層次技能人才供給水平不高。當前四川省“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基本打通,但仍存在通而不暢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職教本科院校數量少,截至2022年底四川省僅有1所職教本科院校,加上高職院校的職教本科專業,其生源規模占比仍然較低,無法滿足本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職教本科知曉率較低,其社會影響力、社會認知度的形成尚需時日。三是職教本科人才培養特色不鮮明、目標不清晰導致高層次技能人才供給水平不高。
保障不足:職業教育辦學資金投入不足影響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規模和質量??傮w來看,職業教育在發展改革中仍然呈現出經費投入不平衡不充分,導致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保障不足。一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總量不足,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差距較大,這在全國教育經費投入方面都是普遍現象。二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與教育規模不成正比。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發展規模為世界最大,但生均教育經費投入與本科相比相差較多。三是職業教育財政支持機制不健全,一方面企業、行業和社會團體對我國高職教育財政支持力度微弱,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自我籌資能力不強,辦學資金的保障力度不夠,限制了職業院校對地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供給規模和質量。
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動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基本路徑
針對當前職業教育在技能人才供給層面面臨的現實困境,四川省亟須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助推產業工人技能提升。
加大經費投入,保障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教育經費的投入是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大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新增部分的教育經費傾向于高職教育,重點傾斜于經費使用緊缺但辦學水平高的高等職業院校,同時完善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督制度,提升教育經費的使用率。二是提高職業院校教育經費的自主籌資能力。高職院??商剿魍ㄟ^重點項目招標的方式建立起高職院校與市場深度融合機制,獲取社會資金支持。三是強化統籌力度完善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投入機制。地方政府應增強對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意愿,根據學校實際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生均經費投入標準。省級財政部門發揮統籌功能,協調各市(州)區域間教育資源配置,逐漸縮小市域間教育經費投入差距,保證全省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模。
加強產教融合,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局。加強產教融合,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一是合理調整職業院校的專業布局,大力開發精品課程,一方面對接區域產業需求,明確人才培養定位,錯位開設特色專業,加強專業群建設;另一方面加大開發精品課程力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形成供需匹配的產教機制。二是建立實體化合作平臺和載體,如四川省已經提出搭建的四川產教融合信息平臺,通過推動產業部門與教育部門兩個組織一體化,形成二者結構互補、資源共享和文化交融,實現職業院校與企業平等的結構和文化地位,消除利益不對等、信息不對稱、文化不互融狀況。三是深化產教融合體制機制,發揮好省級產教融合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針對涉及到多主體多對象的跨界融合需要政府頂層設計,進行多部門協調、兼顧各方利益,協調各方沖突,制定完善相關制度法規,以推進產教融合整體治理。
明確職教本科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職教本科作為新興的本科教育模式,是應用本科向更廣泛的職業領域拓展的結果,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其獨特優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就要大力發展職教本科。一是加快增量。根據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當前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與國家2025年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需要加快職教本科升本進程,增加招生規模。二是持續提質。聚焦職業本科的獨特優勢和特點,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科學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加大現場實踐教學比重,將職業素養和技術技能培養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三是不斷融合。職業學校不斷與生產單位融合發展,投入相當資源和精力合作辦學,形成與辦學規模相匹配的產學合作協同教育教學體系,為產業需求培養合格足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強化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職能。202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強調要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教體系。因此,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展大規模、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既是職業院校的法定職責,也是提升其辦學能力的重要路徑,更能為推動區域產業工人技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推動產業工人技能提升,亟須提升職業院校開展高質量技術技能培訓的能力和水平。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現有實訓基地的基礎上,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標準化培訓基地,建設一大批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庫和典型培訓項目,儲存培養一批能夠同時承擔學歷教育和培訓任務的教師,切實打造技術技能培訓基地和優質品牌,以此發揮職業培訓職能,滿足產業工人技能提升需求。
(四川省總工會課題組)